您好,欢迎进入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产品列表

—— PROUCTS LIST

技术文章Article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使用液体颗粒计数器的流程有几步

使用液体颗粒计数器的流程有几步

点击次数:84 发布时间:2025-05-07
  液体颗粒计数器是检测液体中微小颗粒浓度及尺寸分布的重要仪器,广泛应用于制药、半导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光学或电学原理对液体中的颗粒进行精准计数与粒径分析,确保液体纯度符合工艺要求。以下是液体颗粒计数器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 环境准备
  - 洁净度要求:操作环境需达到Class 1000级以上洁净度,避免粉尘污染样品或仪器。
  - 温湿度控制:室温建议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低于60%,防止仪器内部结露。
  - 防静电措施:使用防静电工作台,操作人员佩戴无粉手套,避免静电吸附颗粒。
  2. 设备检查与校准
  - 外观检查:确认计数器主机、传感器、管路、电源线及数据线无损坏。
  - 开机自检:启动仪器后执行自检程序,检查激光源、流动池、探测器等核心部件状态。
  - 校准验证:
  - 粒径校准:使用标准粒子溶液(如ISO认证的PSL球)验证粒径测量准确性。
  - 流速校准:通过体积法或质量法标定流体流速,确保计数与实际流量匹配。
  - 空白测试:注入超纯水或溶剂进行空白检测,确认本底噪声低于检测限。
  3. 样品准备
  - 取样规范:
  - 使用预清洗的无菌容器采集样品,避免引入外来颗粒。
  - 粘性或悬浮性差样品需超声振荡或磁力搅拌以分散颗粒。
  - 样品量控制:单次检测液量需覆盖传感器流通池体积的3倍以上,通常为50-200mL。
  - 空白对照:同步准备与样品同源的空白溶液(如去离子水),用于扣除背景干扰。
  二、操作流程
  1. 仪器安装与连接
  - 流体路径搭建:
  - 将采样管插入样品瓶,通过蠕动泵或气压驱动液体流入传感器。
  - 连接废液收集装置,避免液体接触仪器内部电路。
  - 数据接口配置:
  - 通过RS-232、USB或以太网接口连接电脑,安装配套软件(如SPC、LaserNet等)。
  - 设置数据传输速率与存储格式(CSV/PDF/Raw Data)。
  2. 参数设置
  - 检测通道选择:
  - 根据颗粒尺寸范围选择通道(如0.5-5μm、5-20μm等),避免跨通道重叠误差。
  - 流速设定:
  - 常规液体流速设为10-50mL/min,高粘度样品需降低流速至5mL/min以下。
  - 计数模式:
  - 差分计数:统计不同粒径区间颗粒浓度。
  - 累计计数:记录总颗粒数及最大粒径值。
  - 时间分辨率:设置数据采样间隔(如1秒/次或1分钟/次)。
  3. 样品测试
  - 空白基线建立:
  - 先注入空白溶液,运行5分钟以稳定基线噪声水平。
  - 样品检测:
  - 切换至样品管路,启动检测程序,实时监测颗粒浓度变化。
  - 典型检测时长为1-10分钟,特殊样品可延长至30分钟。
  - 数据捕获:
  - 软件自动生成粒径分布直方图、累计曲线及趋势图。
  - 手动标记异常峰值(如突发性大颗粒事件)并记录时间点。
  三、数据记录与分析
  1. 结果输出
  - 基础参数:记录样品名称、检测时间、流速、环境温湿度等元数据。
  - 核心指标:
  - 颗粒浓度:单位体积内各粒径区间颗粒数(如/mL)。
  - 最大粒径:检测到的最大单颗粒尺寸(临界值报警)。
  - 清洁度等级:参照ISO 4406或NAS 1638标准判定液体清洁度。
  - 报告生成:导出数据至Excel或PDF,包含原始计数表、统计图表及合规性结论。
  2. 异常数据处理
  - 突发峰值排查:若出现瞬间高浓度颗粒,需检查管路气泡、阀门振动或样品污染。
  - 重复性验证: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要求RSD(相对标准偏差)≤10%。
  - 交叉验证:对比不同仪器(如HIAC与光阻法)结果,偏差应小于20%。
  四、清洁与维护
  1. 日常维护
  - 管路清洗:检测后立即用超纯水冲洗流路10分钟,随后吹扫干燥压缩空气。
  - 传感器保养:每月检查流动池窗口,使用无尘布擦拭激光透射面。
  - 数据备份:定期导出历史数据至独立存储介质,避免软件故障导致丢失。
  2. 周期性维护
  - 滤膜更换:前置过滤器每季度更换,防止颗粒堵塞影响流速。
  - 校准复查:每年送检标准粒子溶液至第三方机构复验校准精度。
  - 耗材检查:蠕动泵管、密封圈等易损件每半年更换一次。
  五、注意事项
  1. 避免气泡干扰:样品中气泡会触发误计数,需预脱气或开启软件“气泡剔除”功能。
  2. 防止交叉污染:检测高浓度样品后,需清洗流路并运行空白测试至基线恢复。
  3. 环境稳定性:检测过程中避免人员走动、设备震动或气流扰动。
  4. 安全警示:易燃溶剂检测需配备防爆型仪器,且远离明火。

2025@ 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总流量:745086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GoogleSitemap  ICP备案号: